砂石骨料網獲悉,2023年下半年啟動、2024年正式運營的四川綿陽江油砂石公鐵多式聯運項目,通過“公路+鐵路”無縫銜接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計發送砂石約40萬噸。
該聯運線路主要節點為綿陽江油市馬角鎮-綿陽江油市厚壩鎮-成都雙流區新興鎮。砂石經由公路從江油市馬角鎮的砂石生產企業運至厚壩鐵路站場,再通過厚壩鐵路專用線轉為鐵路運輸,最終抵達成都市雙流區新興鎮鐵路貨場。不僅替代了傳統汽車運輸,實現“礦山-鐵路站場-終端用戶”無縫銜接,還拓展了江油地區砂石運銷業務,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悉,江油市蘊藏大量優質砂石資源,是成都市及周邊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原料的主要供給地。以往砂石完全依賴貨車運輸,不僅存在車源緊缺、尾氣污染、安全隱患等諸多弊端,而且運輸成本也居高不下,產品競爭力較弱。綿陽市交通運輸局積極協調江油市、綿陽車務段、成鐵物流中心、攀鋼西部物聯公司及砂石企業,通過對停運八年的原焊管鋼絲廠鐵路專用線實施線路整修、技術改造與設備升級等措施,推動鐵路專用線重啟,整合貨源開行江油至成都砂石公鐵多式聯運專列。
2024年4月20日,一列滿載砂石的專列從厚壩鐵路專用線發出,標志著綿陽江油砂石公鐵多式聯運專列正式投入運營,停運八年的鐵路恢復運行并產生經濟效益,形成了綿陽綠色物流新動脈。綿陽江油砂石公鐵多式聯運項目的快速推進,得益于政府、企業與鐵路方面的高效協同,政府搭建溝通平臺,多次組織相關部門研究會商;鐵路部門主動優化調度方案,集裝箱“隨到隨裝”、循環發送,壓縮運輸時間;企業整合周邊多家砂石企業訂單,形成砂石產區聯動網絡,最終實現了“礦山-鐵路站場-終端用戶”無縫銜接。
在厚壩鐵路專用線轉為鐵路運輸
綿陽江油砂石公鐵多式聯運項目充分發揮了鐵路運輸量大、成本較低、節能環保、安全可靠的優勢。目前日均開行1列,每列運量約2500噸,相當于替代近100輛重卡,較公路運輸降低成本約40%,并基本實現污染歸零。項目通過“散改集+一站式平臺”模式,實現裝車、運輸、卸貨全程封閉管理,杜絕揚塵撒漏。據測算,相比公路運輸,多式聯運每年減少柴油消耗約480噸,降低碳排放約1500噸。項目不僅顯著減少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還拓展了江油厚壩、二郎廟、馬角壩等區域的砂石運銷業務,為成都都市圈基建項目提供持續穩定的砂石原料保障。
目前,綿陽江油砂石公鐵多式聯運已吸引多家企業簽訂長期協議訂單,二期計劃增開至每日2列,并將擴展其他產品運輸業務和線路。“閑置鐵路激活+產業集群配送”模式,正被江油及其周邊其他運輸項目借鑒推廣。
下一步,綿陽市交通運輸局將繼續積極協調相關單位,將綿陽江油砂石公鐵多式聯運的成功經驗推廣到馬角壩等礦石較為集中的區域,采取“公路運輸+鐵路專用線接主線”的方式,規劃新增多條鐵路專用線,推動公鐵多式聯運快速發展,有效降低大宗貨物物流運輸成本,推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以供應鏈的高效率運轉助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努力為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貢獻“綿陽經驗”。
編輯:周若萱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