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能建葛洲壩路橋公司承建的江西九江港銀砂灣碼頭陸域堆場項目順利通過交工驗收,標志著該項目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
據了解,該項目位于長江中下游,項目建設6個5000噸級散貨泊位,年吞吐能力2150萬噸,占地約612畝,投資估算約26.2億元。
該項目集砂石等儲存及轉運功能于一體,后期隨著九江紅光港區鐵路專用線工程建成,碼頭出口的砂石物料通過廊道及轉運站,經裝船機下水,實現鐵水聯運。碼頭進口物料也可通過卸船機上岸,經轉運站及廊道接入鐵路裝車樓實現水鐵聯運。
該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水工主體、生產輔助建筑物、裝卸設備、糧食筒倉、鋼結構封閉貨棚等配套工程。項目建成后,可有效降低腹地企業物流成本,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助力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我們積極推動技術創新,運用“五新”技術實現工程提質增效。”項目負責人董超錕介紹說,項目部在陸域基礎處理過程中引入“北斗智能強夯系統”,通過實時采集夯點錘擊次數、深度、壓實度、步點等,實現強夯施工的數字化精準控制;在項目單體結構建筑施工中使用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以提高建筑物支架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在廊道施工作業中,針對高空鋼結構焊接作業風險,使用登高作業車等新設備,有效管控風險,實現安全與效率的雙重提升。
目前,項目現場,一座座現代化轉運站與蜿蜒延伸的封閉廊道緊密相連,共同構筑起一幅“干支分明、功能齊全、通江達海、綠色高效”的水路運輸網絡藍圖。
編輯:賈林娜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