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砂石骨料網不完全統計,近期,湖南、四川、寧夏、內蒙古、甘肅等多個省份陸續頒發了首本采礦權不動產權證書,標志著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后,礦業權“權證分離”制度在地方層面的全面落地。
據悉,長期以來,中國勘查、采礦許可證具有“一證載兩權”的特點,即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既是物權證書,也是行政許可證書。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實施,對礦業權管理制度進行重構,實行礦業權物權登記與礦產資源勘查開采行為許可相分離制度,結束了“一證載兩權”的歷史,在法律層面明確礦業權作為用益物權的權利屬性,為權證分離改革提供了法理依據。
根據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二十二條,“設立礦業權的,應當向礦業權出讓部門申請礦業權登記。符合登記條件的,礦業權出讓部門應當將相關事項記載于礦業權登記簿,并向礦業權人發放礦業權證書。礦業權變更、轉讓、抵押和消滅的,應當依法辦理登記。礦業權的設立、變更、轉讓、抵押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為推動新礦產資源法實施落地,多地深入推進礦業權管理“權證分離”,以優質高效服務有效保護礦業權人合法權益,為提高礦產資源開發效率、促進礦業市場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具體如下:
內蒙古:9月2日,包頭市自然資源局向包頭市生海貿易有限責任公司頒發了新礦產資源法實施后的內蒙古自治區首本不動產權證書(采礦權)和采礦許可證書。這一標志性事件,宣告礦業權“權證分離”制度在內蒙古自治區正式落地。
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礦業權管理處副處長王彥表示,“權證分離”使得物權歸屬和行政監管各歸其位。在包頭頒發內蒙古自治區不動產權證書(采礦權)和采礦許可證書兩個“首證”,標志著礦產資源管理法治化、市場化改革在地方落地。
云南:9月6日,云南省首本采礦權不動產權證書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頒發,文山中泰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永雷成為首位持證人。這標志著云南省礦業權管理由原來的“一證載兩權”模式轉化為“權證分離”模式。
據悉,為推動新法規落地見效,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云南省自然資源廳、文山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協作,優化申報流程、強化部門聯動、提升服務效能,協助企業推進礦業權不動產權登記與勘查開采許可的申報工作,順利頒發了全省首本采礦權不動產權證書,為全省礦業權管理改革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寧夏:9月9日,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為寧夏源豐煤業有限公司灣岔溝煤礦頒發了全區首本采礦權不動產權證書,這標志著寧夏回族自治區礦業權管理正式由原來的“一證載兩權”模式轉化為“權證分離”模式,實現了礦業權登記由“審批登記”到“物權登記”的根本性轉變,是更好維護礦業權人合法權益、推動礦產資源管理法治化、促進礦業權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為推進新制度落地,寧夏自然資源廳全面升級了審批系統、優化申報流程、強化部門協同,實現礦業權管理與不動產登記在程序、信息和發證環節的有機銜接,保障企業“申一次、領兩證”。
湖南:9月10日,湖南省自然資源廳在長沙為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威溪銅礦采礦權人頒發全省首本采礦權不動產權證書和首本采礦許可證,標志著湖南落實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礦業權“權證分離”制度在湖南正式落地。
為推動新礦產資源法在湖南實施落地,湖南省自然資源廳結合全省礦業權審批登記一體化改革,切實提升審批質效,深入推進礦業權管理“權證分離”,以優質高效服務有效保護礦業權人合法權益,為提高礦產資源開發效率、促進礦業市場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川:9月10日,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在政務服務窗口向峨邊昌源礦業有限公司青山磷礦頒發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后的首本不動產權證書(采礦權)和采礦許可證。這標志著四川礦業權管理由原來的“一證載兩權”模式轉化為“權證分離”模式。
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發證不僅是四川的首次實踐,也是全國范圍內‘權證分離’較早落地的案例。‘首證’的頒發,更加強化了對礦業權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助于進一步增強礦業權人安全感、獲得感,提振礦業權人加大投入、加快探采、實現增儲上產的信心,提高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效率,加快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勝勢。”
編輯:賈林娜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